跳到主要內容

夏日菜 1個月就吃得到

要種夏日蔬菜,現在正是時候。若是第1次種菜,達人建議從葉菜類著手,1個月左右就能收成,且病蟲害少,較有成就感。不過,究竟是小面積種植,菜量可能不多,但能吃到沒有農藥的菜,就值得了。

樂活一夏
想在家種菜,不管地點是在陽台或屋頂,種的地方要有充足日照,種菜達人董淑芬表示,「一般葉菜類要長得好,日照須超過4小時,不然會長得瘦小,吃起來口感不好。」若日照不夠,則可考慮種地瓜葉,或像綠豆芽等不需日照的芽菜。

盆栽種菜 地點不限
再來選擇盆栽種菜或鋪土種菜。盆栽種菜不受地點限制,陽台、屋頂或院子都可以;鋪土種菜則多在屋頂或院子,屋頂種菜會先圍出種菜的範圍,四周用木椿或石塊來建圍籬,陸府建設園藝組長蔡正欽提醒,「建圍籬時,要注意排水。」小心不要堵到排水孔,且在圍圍籬前,先潑1盆水看排水方向,若圍籬會阻礙排水,則要在圍籬挖洞讓水通過。之後再覆土,土的高度約20~30公分。
另要注意,若在大樓公寓的屋頂種菜,因屋頂屬公共區域,要獲得管委會同意。也有建商在蓋房子時就規劃好屋頂菜圃,如台中的陸府建設還有專人協助照顧園栽,並開課免費教種菜技巧,要當個都會農夫就更容易了。

若在院子或屋頂,要鋪土或盆栽種菜皆可,但因夏天可達攝氏40度高溫,盆栽最好離地15公分以上,可墊磚頭或空心磚,避免熱氣傷害。

好活的 夏日蔬菜

青蔥
科別:百合科
日照:長日照
栽種方式:移植
採收方式:將土挖開,剪至根部,可再繼續萌芽
注意事項:若要蔥白長,當蔥白冒出土時,要再覆土,讓蔥白埋在土中,如此就可長出較多的蔥白

韭菜
科別:百合科
日照:長日照
栽種方式:移植
採收方式:剪至根部,可多次採收
注意事項:極需肥料與陽光的菜種,移植時3支1叢來種,不易傾倒,給水後移至陰暗處3天,之後再曬太陽

地瓜葉
科別:旋花科
日照:半日照
栽種方式:插枝
採收方式:2周就可採收,保留2節葉子生長點,採收後要施肥
注意事項:從菜市場買現成的地瓜葉回來種,這種品種的葉子口感較佳。記得水分要多,種出來的才好吃

莧菜
科別:莧科
日照:長日照
栽種方式:播種
採收方式:約1個半月可採收,保留根部2公分,會繼續萌芽
注意事項:陽光水分都要充足才長得好,若葉子後面有白白小點,是染上白鏽病,要翦除葉片

皇宮菜
科別:落葵科
日照:半日照
栽種方式:播種或插枝
採收方式:摘葉菜部分即可,新芽會攀爬,若不讓其蔓延,可摘新芽食用
注意事項:長到10片葉子時,要摘頂芽以促進側芽生長。除了播種外,也可用頂芽來插枝

空心菜
科別:旋花科
日照:長日照
栽種方式:播種
採收方式:採收至根部留1公分,日後會再長
注意事項:種子先泡水4個小時,會浮在水上的要挑除。播種時不要灑得太密,若菜苗長得擁擠要採收

九層塔
科別:唇形花科
日照:長日照
栽種方式:移植或播種
採收方式:只要有葉子即可摘,要常摘
注意事項:播種式發芽前,要保持土壤濕潤。若枝幹發生木質化,則要換株重新栽種

辣椒
科別:茄科
日照:長日照
栽種方式:移植
採收方式:視品種不同,採收期不一,果實變紅即可剪下
注意事項:夏天易缺水,澆水次數可多一點,要強光、水多才會長得好

綠豆芽
科別:豆科
日照:不用日照
栽種方式:播種
採收方式:約5天即可採收
注意事項:種子泡水1夜後將水倒掉,播種後只要澆水,豆芽就會長大,夏天溫度高,1天可澆3次。放在陰暗處,不可照陽光,不然會有苦味

種植的3方式
備材 盆器加土(未加肥)A、有機肥B、種子C、澆水器D。

種植方式大致可分成3種,一是播種式,即從種子種起;二是插枝式,多適用於有枝梗的菜,像地瓜葉等;最後是買菜苗回家,直接種入的移植法。3種方式在種植前記得先將土壤澆濕,種好後要再澆1次水,澆到底部流出為止。

播種式 以莧菜為例
撒種子
第1步:先把有機肥與土壤拌勻,再澆濕土壤,將種子均勻地撒下,放在沒風的陰暗處。
發芽
第2步:約3~5天會發芽,期間要澆水保持種子濕潤,不然就不發芽了。發芽後移至有太陽的地方,夏天記得要早晚澆水。

插枝式 以地瓜葉為例
剪葉
第1步:準備好盆器與澆水器,不必加有機肥,將買回的地瓜葉剪至只剩2~3片葉。
斜插
第2步:土壤澆濕後,將地瓜葉插進土內約2公分,要斜插,水分才易完全吸收。約1個星期後會長根,期間每天澆水保持濕潤。

移植式 以青蔥為例
買苗剪根
第1步:準備好盆器、有機肥與澆水器,買回來的青蔥要先剪根,修剪到長度1公分左右。
植土
第2步:移植前把土壤與有機肥拌均,澆濕土壤,將蔥白埋入土中,以3支1叢來種,較不易倒。種完澆水,即可曬太陽。

老師,我有問題 董淑芬、蔡正欽口述 祝秀薇整理

問:糟了,有病蟲害,如何處理?
答:小面積種菜的蟲害有限,常見的就是蚜蟲、葉與毛毛蟲。自己種菜最好不要用農藥,若葉菜上有蚜蟲、葉,可剪掉感染的部分,毛毛蟲則直接夾掉即可。其實,只要水分、陽光充足,菜種本身抵抗力夠,就不易遭病蟲害。

問:菜好瘦,一副營養不良樣,怎麼辦?
答:大多是因為日照或水分不足。播種或插枝,發芽後就要照太陽,且多數菜種需日照4小時以上。另因夏季水分易蒸發,1天最少早晚要澆1次水,若是強風處,澆水次數更多,記得澆水要澆到水從盆底流出為止。

問:我家陽光不足,種什麼好?
答:選擇適應力強、不需太多日照的蔬菜,如地瓜葉、皇宮菜等,或完全不需要陽光的芽菜。

問:屋頂種菜,菜根會不會侵蝕地板,造成漏水?
答:可用盆栽種菜,就不會有問題。但因屋頂日照很強,易乾燥,宜選大尺寸盆器,含水性較佳。若是鋪土種菜,在圍菜圃時,底部要先加排水板,排水板上再加不織布後才鋪土,菜根穿不過不織布,不用擔心會侵蝕地板。

問:施肥多久1次?
答:播種後,約1個月後施肥,葉菜類要施氮肥或有機肥,之後約1個月施1次,但視菜種不同,施肥時間各異,份量可參考肥料袋上的指示,若發現土壤有硬化成塊現象,就是施肥太多。注意,施肥後,7~10天才能採收。

問:菜採收後,愈種愈不好?
答:因為同科植物會消耗土壤中同樣的元素,使得第2次種的菜容易長不好,且易感染病蟲害。不過,只要適度休耕或改種其他科的蔬菜,即可解決這個問題。
肥料下肥處要遠離根部,可放盆器邊緣,施肥後要澆水。
會攀爬的菜種要做支架,表面不要太光滑,以免菜鬚不易附著。

菜苗、種子與盆器等可在花市或園藝店、B&Q特力屋等處購買。

原文來源刊載於:蘋果日報 2009/07/15 祝秀薇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肚子痛 自我急救法

很多人都有肚子痛的經驗,但今天是除夕,醫院門診沒開,萬一遇上肚子痛到底該怎麼辦呢?我們請北醫附醫腸胃內科醫師羅鴻源列出腹痛的可能原因,可以對照一下看看自己需不需要就醫,或有什麼方法可解決喔! 肚子不舒服可概分為腹脹和腹痛,各有不同的成因和症狀表現。大部份腹脹的情況是因為消化不良或便秘,而腹痛的情況就比較複雜了,可能是腸胃炎、食物中毒或其他消化系統疾病。 腹脹 1.可能狀況: 消化不良 症狀: 吃太多年糕或油炸物等不易消化的東西,且同時有食慾不振等。 怎麼辦: 只要吃清淡一點、少碰油膩食物、少量多餐,並且有充足睡眠,就可減輕不舒服的症狀。這不是疾病,所以不用太緊張。過年吃的食物多是不易消化的糯米、脂肪高的肉類,容易造成消化不良,原本腸胃就較弱的人要少吃。 2.可能狀況: 便秘 症狀: 太久沒排便了,而且蔬菜吃得少。 怎麼辦: 要多吃蔬菜、多喝水,可幫助腸胃蠕動,增加刺激,排便就會順暢一些。過年大魚大肉吃多了,可能會忽略攝取蔬菜,少了纖維質,當然容易造成便秘。況且,飲食太油膩也會阻礙消化吸收,過年期間或過完年常出現很多便祕患者,已有便秘情況的人在這段期間要特別注意。 腹痛 1.可能狀況: 腸胃炎或食物中毒 症狀: 合併嘔吐或拉肚子,吃的東西不乾淨,被細菌汙染。 怎麼辦 : 這種痛是一陣一陣的絞痛,應採用漸進式飲食。就是開始時先喝一點米湯、用2倍水稀釋的運動飲料,等腸胃稍微舒服一點時再吃吐司或稀飯。吃的食物如果不乾淨,讓細菌在胃腸內滋生,可能就會引起發炎反應;另外,如果是一起吃飯的很多人同時出現上述狀況時,就要考慮食物中毒的可能性,並趕快到醫院掛急診。 2.可能狀況: 急性胰臟炎 症狀: 過年期間猛喝酒,或是有膽結石病史者同時吃了油脂含量高的食物。 怎麼辦 : 痛的位置是在後背部的中央,也就是胃的正後方,有時彎腰時會比較舒緩、平躺壓到時反而更痛。成因有2種,一種是膽囊裡的結石,掉到胰管口,堵塞了胰液分泌到十二指腸,胰液本來是消化食物的,回流後胰臟被「自體消化」破壞,侵蝕周圍脂肪和器官,造成急性胰臟炎。另一種是年節的時候因為應酬多,喝酒的機會也多,亦可能造成胰臟炎。應立刻到急診室就醫。 3.可能狀況: 潰瘍出血 症狀: 胸部下方到上腹部之間會有灼痛感或排黑便。 怎麼辦 : 要先禁食,最好趕緊送急診室。如果胃部本來就有些微發炎現象,但患者並未察覺,仍舊三餐飲食、生活不正常、大...

頭暈 發燙 沒胃口 小心夏季熱

本週氣候早晚偏涼,到了中午卻變得非常炎熱,很多體溫調節能力較差的人紛紛出現頭昏、身體發熱、沒胃口的情況,這就是中醫所稱的「夏季熱」。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黃中瑀表示,這兩週出現夏季熱症狀的人很多,要特別提醒的是,端午節(5/28)前後兩週都是夏季熱的好發時期,飲食上要多注意,少吃冰、吃點不冰的西瓜,可預防暑熱、緩解夏季熱。 夏季熱和中暑不一樣,中暑會身體發燙到38.5℃以上,且伴隨昏厥等急性症狀,而夏季熱是低燒,不太會超過38℃ 。黃中瑀醫師說明,夏季熱以前多半隻發生在小朋友、老人等體溫調節能力較差的人身上,但近幾年有愈來愈多的年輕人經常發生夏季熱症狀,推斷可能是現代人較少運動、愛吃冰品,導致身體代謝能力變差,體內水分補充也不夠,就會更不舒服。 看症狀 頭昏 發熱 吃不下 夏季熱也會出現如普通感冒般的症狀,如流清鼻水、頭昏、頭痛等,以下四項為常見的夏季熱症狀,若都有出現,可以用緩解法先自我消除症狀。 身體輕微發燙,以溫度計測量約38℃。 覺得頭重、頭痛,整個人懶洋洋的。 沒有胃口、吃不下東西。 口乾舌燥但不會很想喝水。 緩解用 吃不冰的西瓜 黃中瑀醫師說明,當有前述症狀時,可以吃幾片不冰西瓜,因為西瓜的甘涼屬性可退體內虛熱,而虛火過旺時就會有頭痛、全身發熱、口乾舌燥的情況。且西瓜還能養中氣、補充水分,吃個1、2片即可。要特別注意的是,不能吃冰西瓜,因為冰涼食物反而更不利消暑,會阻礙體內循環代謝,若是一次買大顆西瓜只能放冰箱冰存的話,須先拿出放陰涼處退冰後再吃。另外,不建議晚上吃西瓜,可能會半夜頻繁上廁所或腹瀉。 蒸梨子取汁喝 除了西瓜之外,黃中瑀醫師也建議可喝梨子汁,方法是用半顆水梨削皮去籽後,放在碗裡加水剛好蓋過水梨,入鍋蒸約15至20分鐘,取梨子汁喝與吃梨子肉即可。一天可吃1至2次,無攝取時間上的限制,不過有些人吃了以後可能會有排便較稀軟的現象,屬於正常情況,若是出現了嚴重腹瀉的情況,就應該停止吃並立即就醫,因可能是其他疾病所造成的不適。 飲仙草茶可解熱 有許多青草茶都有解暑作用,但黃中瑀醫師表示,青草茶屬性較涼,以目前天氣狀況來說,還不用喝青草茶消暑,且青草茶混合多種材料,無法確知真正效用,不如喝仙草茶,單一種材料就能緩解夏季熱。可在中藥行買乾仙草後回家自己煮1鍋放涼後喝,每天喝1至2杯即可,喝不完放冰箱保存,要喝時拿出來退冰再喝,不要喝冰的,或把要喝的量倒入...

高鐵食物這樣吃

很多人都知道缺鐵的話可能會導致貧血,因為鐵是造血的基本元素,所以應該多補充鐵質,尤其女性更要注意。但究竟食物中,含鐵量各是多少?每天又應該攝取多少份量才好?我們請北醫保健營養學系教授劉珍芳和邱琬淳老師告訴你。 食物中的鐵分成 動物性鐵 的 二價血基質鐵 ,和 植物性鐵 的 三價非血基質鐵 ,而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變成造血單位的是動物性的鐵,吸收率約15%。不過,植物中的鐵含量較高,但吸收率只有3-8%,所以更須注意的是儘量提高鐵質在體內吸收率。 依照衛生署公佈的標準,每人每天應攝取的鐵質,男生是10毫克;女生是15毫克,不過特殊族群像是孕婦和哺乳的婦女,每天應增加到45毫克。 誰缺鐵 自我檢測 下列族群是容易缺鐵的人,只要你是其中一種,就要多吃含鐵而且是容易被人體吸收的二價血基質鐵食物喔! ○ 生長發育中的小朋友 ○ 青春期的青少女 ○ 哺乳中的婦女 ○ 懷孕第三期 ○ 素食者 ○ 有痔瘡等慢性出血的人 ○ 消化性潰瘍 ○ 女性經血量較大的人 攝取秘方 增加 肉類: 肉類可促進非血基質鐵的吸收,所以吃含鐵高的植物時,要同時再吃些肉,更能幫助鐵質利用。專家建議無論男性或是女性,每月可喝一碗豬肝湯,因為豬肝是很好的鐵質來源。 維生素C: 有機酸可幫助三價鐵轉成二價鐵,更利於人體吸收。所以可多吃些柳橙、桃子、番茄等水果,幫助鐵的吸收。草莓也是不錯的選擇,因為草莓含鐵又含維生素C,正好可促進鐵的吸收,不過可能要小心農藥殘留的問題。 減少 草酸: 植物含的草酸會影響鐵質的吸收,雖然植物含較多的鐵,但同時它所含鐵的型式不利於人體吸收,但也只有缺鐵性貧血的人才要注意,減少攝取草酸高的蔬菜例如菠菜,至於一般人就不用擔心囉! 單寧酸: 茶葉當中含的單寧酸會影響鐵的吸收利用,根據研究,大約會使鐵的吸收降低50%,剩下一半,所以吃飯不要配茶,最好間隔2-3小時。 易疲勞 缺鐵時容易疲勞,沒有活力,做事沒精神。小朋友易造成學習能力不佳;大人則是工作績效不彰、懶懶的、沒效率。 臉蒼白 因缺乏造血因子,所以臉部容易沒有血色,看起來很蒼白,有些人牙齦也會泛白,不是健康的粉紅色。 貧血 缺鐵嚴重可能會導致貧血,容易暈倒,不過貧血有很多種,缺鐵性貧血只是其中一種,最好經醫師診斷,不要自行服用鐵劑。 增加利用率 事實上鐵的含量是其次,應該要想辦法增加鐵的吸收和利用、減少不利鐵吸收的因子。一般人不用特別吃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