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提高電器效能 省電大作戰

台電自去年起推出電費優惠方案,與去年同期相較,電量不增加或減少5%以內,電費就能打9.5折,若能減用1成以上,最多還可打8折。夏天必用冷氣、風扇,梅雨和颱風來臨也會用到除濕機,若能提高這些電器效能,即可一舉兩得,不僅能省下電費,還可獲得台電折扣!我們就請工研院節能專家傅孟臺及家電產品副理張啟文來教大家,家電的省錢用法吧!

冷氣機
冷氣濾網應2周清洗1次,夏天啟用冷氣前可先送風暖機3分鐘,並注意下列保養方式,可提高效能。

清理散熱器及蒸發器
市面上有售冷氣專用清潔劑,可將冷氣散熱器及蒸發器上的灰塵排出,利用提高迴風效果,達到省電目的;窗形冷氣的散熱器在後方,蒸發器在前方。

檢查排水口
冷氣排水口易有小蟲或髒污,會影響排水並造成故障或耗電,建議每月檢查排水口,定期清理髒污防止積水。

定期保養
冷氣用久會發出噪音或不冷,需定期請專人保養,讓冷氣恢復接近新機效能,有助省電並延長機器壽命,建議每2年可請專人保養1次。

冷氣機除濕效能高
日本Best電器維修部副理張啟文建議,冷氣機除濕效果較除濕機強,梅雨或颱風時,要快速將濕度降至舒適,可打開冷氣除濕,所需電力相當,時間較短,效果比除濕機好,也能省錢。
Tips
EER愈大效能愈好
日立冷氣e服務中心處長林等建議,買冷氣時需看EER值與額定能力,EER數字愈大表示效能愈好,額定能力為冷氣的標準冷氣能力,許多業者銷售時會將最高能力做明顯標示,但真正效能還是應看額定能力;若長期不使用,關閉前先開送風半小時,可乾燥機體,避免銹蝕,延長壽命

電風扇
應定時清潔扇葉,並需定期潤滑,有些電扇剛啟動時會旋轉不順或發出聲響,即是缺乏潤滑之故。

轉軸加潤滑油
電風扇的扇葉與馬達連接處的潤滑油,使用久後會乾燥,造成轉動摩擦力增大,可用針車油潤滑轉軸,不但可以降低摩擦力,還會比較省電。

導風板也要上油
許多方形電扇外會有能旋轉的導風板,此種電扇除了要潤滑扇葉轉軸之外,導風板的轉軸也需要添加潤滑油。

吸塵器
依材質調整吸力
清潔長毛地毯吸力需500W、地磚或木質地板約300W,依清潔材質調整吸力會較省電。

清濾網
避免灰塵累積,否則吸塵器運轉時需花更大能量,會增加耗電。

除濕機
每2周清潔1次除濕機濾網,放對位置、選對功能也能較省電。

放置空曠處
除濕機放置空曠處,能讓出氣與入氣順暢,增加除濕效能。

適濕功能不耗電
除濕機多有連續及適濕2種選擇,適濕功能在濕度降至約人體舒適的65%,即會改以送風維持濕度,而連續則會不斷將濕度降至更低,直至滿水為止,過低濕度會讓肌膚感到乾燥且較耗電。

Tips
選購可選有濕度顯示功能,較不會因過度除濕而耗電;另外,若出氣口有擺動風扇,能帶動空氣流動,除濕效能也會較高。

燈泡
擦燈泡及燈罩
清潔燈泡及燈罩能提高亮度,進而減少燈泡數,若燈泡上若沾有灰塵,不但會讓燈泡發熱,還會讓室內熱能增加,削弱冷氣效果。

神明燈換LED燈
工研院能環所副組長傅孟臺建議,一般24小時使用的神明燈約5W,若換成0.7 W的LED燈,一年可省下電費266元,因LED燈瓦數低,對神明燈的細電線負擔較小,相對安全。

工研院能環所副組長 傅孟臺
愈新出產的家電效能愈高,如新款冷氣比10年前機種省電35%,新款冰箱比10年前的省電50%,應適時汰舊換新,可提高效能。

長時間不用的家電,可取下遙控器的電池,避免電池液外漏傷害機板,導致需整個遙控器換新,將花費更多。

原文來源刊載於:蘋果日報 2009/05/13 劉燕美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肚子痛 自我急救法

很多人都有肚子痛的經驗,但今天是除夕,醫院門診沒開,萬一遇上肚子痛到底該怎麼辦呢?我們請北醫附醫腸胃內科醫師羅鴻源列出腹痛的可能原因,可以對照一下看看自己需不需要就醫,或有什麼方法可解決喔! 肚子不舒服可概分為腹脹和腹痛,各有不同的成因和症狀表現。大部份腹脹的情況是因為消化不良或便秘,而腹痛的情況就比較複雜了,可能是腸胃炎、食物中毒或其他消化系統疾病。 腹脹 1.可能狀況: 消化不良 症狀: 吃太多年糕或油炸物等不易消化的東西,且同時有食慾不振等。 怎麼辦: 只要吃清淡一點、少碰油膩食物、少量多餐,並且有充足睡眠,就可減輕不舒服的症狀。這不是疾病,所以不用太緊張。過年吃的食物多是不易消化的糯米、脂肪高的肉類,容易造成消化不良,原本腸胃就較弱的人要少吃。 2.可能狀況: 便秘 症狀: 太久沒排便了,而且蔬菜吃得少。 怎麼辦: 要多吃蔬菜、多喝水,可幫助腸胃蠕動,增加刺激,排便就會順暢一些。過年大魚大肉吃多了,可能會忽略攝取蔬菜,少了纖維質,當然容易造成便秘。況且,飲食太油膩也會阻礙消化吸收,過年期間或過完年常出現很多便祕患者,已有便秘情況的人在這段期間要特別注意。 腹痛 1.可能狀況: 腸胃炎或食物中毒 症狀: 合併嘔吐或拉肚子,吃的東西不乾淨,被細菌汙染。 怎麼辦 : 這種痛是一陣一陣的絞痛,應採用漸進式飲食。就是開始時先喝一點米湯、用2倍水稀釋的運動飲料,等腸胃稍微舒服一點時再吃吐司或稀飯。吃的食物如果不乾淨,讓細菌在胃腸內滋生,可能就會引起發炎反應;另外,如果是一起吃飯的很多人同時出現上述狀況時,就要考慮食物中毒的可能性,並趕快到醫院掛急診。 2.可能狀況: 急性胰臟炎 症狀: 過年期間猛喝酒,或是有膽結石病史者同時吃了油脂含量高的食物。 怎麼辦 : 痛的位置是在後背部的中央,也就是胃的正後方,有時彎腰時會比較舒緩、平躺壓到時反而更痛。成因有2種,一種是膽囊裡的結石,掉到胰管口,堵塞了胰液分泌到十二指腸,胰液本來是消化食物的,回流後胰臟被「自體消化」破壞,侵蝕周圍脂肪和器官,造成急性胰臟炎。另一種是年節的時候因為應酬多,喝酒的機會也多,亦可能造成胰臟炎。應立刻到急診室就醫。 3.可能狀況: 潰瘍出血 症狀: 胸部下方到上腹部之間會有灼痛感或排黑便。 怎麼辦 : 要先禁食,最好趕緊送急診室。如果胃部本來就有些微發炎現象,但患者並未察覺,仍舊三餐飲食、生活不正常、大...

頭暈 發燙 沒胃口 小心夏季熱

本週氣候早晚偏涼,到了中午卻變得非常炎熱,很多體溫調節能力較差的人紛紛出現頭昏、身體發熱、沒胃口的情況,這就是中醫所稱的「夏季熱」。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黃中瑀表示,這兩週出現夏季熱症狀的人很多,要特別提醒的是,端午節(5/28)前後兩週都是夏季熱的好發時期,飲食上要多注意,少吃冰、吃點不冰的西瓜,可預防暑熱、緩解夏季熱。 夏季熱和中暑不一樣,中暑會身體發燙到38.5℃以上,且伴隨昏厥等急性症狀,而夏季熱是低燒,不太會超過38℃ 。黃中瑀醫師說明,夏季熱以前多半隻發生在小朋友、老人等體溫調節能力較差的人身上,但近幾年有愈來愈多的年輕人經常發生夏季熱症狀,推斷可能是現代人較少運動、愛吃冰品,導致身體代謝能力變差,體內水分補充也不夠,就會更不舒服。 看症狀 頭昏 發熱 吃不下 夏季熱也會出現如普通感冒般的症狀,如流清鼻水、頭昏、頭痛等,以下四項為常見的夏季熱症狀,若都有出現,可以用緩解法先自我消除症狀。 身體輕微發燙,以溫度計測量約38℃。 覺得頭重、頭痛,整個人懶洋洋的。 沒有胃口、吃不下東西。 口乾舌燥但不會很想喝水。 緩解用 吃不冰的西瓜 黃中瑀醫師說明,當有前述症狀時,可以吃幾片不冰西瓜,因為西瓜的甘涼屬性可退體內虛熱,而虛火過旺時就會有頭痛、全身發熱、口乾舌燥的情況。且西瓜還能養中氣、補充水分,吃個1、2片即可。要特別注意的是,不能吃冰西瓜,因為冰涼食物反而更不利消暑,會阻礙體內循環代謝,若是一次買大顆西瓜只能放冰箱冰存的話,須先拿出放陰涼處退冰後再吃。另外,不建議晚上吃西瓜,可能會半夜頻繁上廁所或腹瀉。 蒸梨子取汁喝 除了西瓜之外,黃中瑀醫師也建議可喝梨子汁,方法是用半顆水梨削皮去籽後,放在碗裡加水剛好蓋過水梨,入鍋蒸約15至20分鐘,取梨子汁喝與吃梨子肉即可。一天可吃1至2次,無攝取時間上的限制,不過有些人吃了以後可能會有排便較稀軟的現象,屬於正常情況,若是出現了嚴重腹瀉的情況,就應該停止吃並立即就醫,因可能是其他疾病所造成的不適。 飲仙草茶可解熱 有許多青草茶都有解暑作用,但黃中瑀醫師表示,青草茶屬性較涼,以目前天氣狀況來說,還不用喝青草茶消暑,且青草茶混合多種材料,無法確知真正效用,不如喝仙草茶,單一種材料就能緩解夏季熱。可在中藥行買乾仙草後回家自己煮1鍋放涼後喝,每天喝1至2杯即可,喝不完放冰箱保存,要喝時拿出來退冰再喝,不要喝冰的,或把要喝的量倒入...

高鐵食物這樣吃

很多人都知道缺鐵的話可能會導致貧血,因為鐵是造血的基本元素,所以應該多補充鐵質,尤其女性更要注意。但究竟食物中,含鐵量各是多少?每天又應該攝取多少份量才好?我們請北醫保健營養學系教授劉珍芳和邱琬淳老師告訴你。 食物中的鐵分成 動物性鐵 的 二價血基質鐵 ,和 植物性鐵 的 三價非血基質鐵 ,而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變成造血單位的是動物性的鐵,吸收率約15%。不過,植物中的鐵含量較高,但吸收率只有3-8%,所以更須注意的是儘量提高鐵質在體內吸收率。 依照衛生署公佈的標準,每人每天應攝取的鐵質,男生是10毫克;女生是15毫克,不過特殊族群像是孕婦和哺乳的婦女,每天應增加到45毫克。 誰缺鐵 自我檢測 下列族群是容易缺鐵的人,只要你是其中一種,就要多吃含鐵而且是容易被人體吸收的二價血基質鐵食物喔! ○ 生長發育中的小朋友 ○ 青春期的青少女 ○ 哺乳中的婦女 ○ 懷孕第三期 ○ 素食者 ○ 有痔瘡等慢性出血的人 ○ 消化性潰瘍 ○ 女性經血量較大的人 攝取秘方 增加 肉類: 肉類可促進非血基質鐵的吸收,所以吃含鐵高的植物時,要同時再吃些肉,更能幫助鐵質利用。專家建議無論男性或是女性,每月可喝一碗豬肝湯,因為豬肝是很好的鐵質來源。 維生素C: 有機酸可幫助三價鐵轉成二價鐵,更利於人體吸收。所以可多吃些柳橙、桃子、番茄等水果,幫助鐵的吸收。草莓也是不錯的選擇,因為草莓含鐵又含維生素C,正好可促進鐵的吸收,不過可能要小心農藥殘留的問題。 減少 草酸: 植物含的草酸會影響鐵質的吸收,雖然植物含較多的鐵,但同時它所含鐵的型式不利於人體吸收,但也只有缺鐵性貧血的人才要注意,減少攝取草酸高的蔬菜例如菠菜,至於一般人就不用擔心囉! 單寧酸: 茶葉當中含的單寧酸會影響鐵的吸收利用,根據研究,大約會使鐵的吸收降低50%,剩下一半,所以吃飯不要配茶,最好間隔2-3小時。 易疲勞 缺鐵時容易疲勞,沒有活力,做事沒精神。小朋友易造成學習能力不佳;大人則是工作績效不彰、懶懶的、沒效率。 臉蒼白 因缺乏造血因子,所以臉部容易沒有血色,看起來很蒼白,有些人牙齦也會泛白,不是健康的粉紅色。 貧血 缺鐵嚴重可能會導致貧血,容易暈倒,不過貧血有很多種,缺鐵性貧血只是其中一種,最好經醫師診斷,不要自行服用鐵劑。 增加利用率 事實上鐵的含量是其次,應該要想辦法增加鐵的吸收和利用、減少不利鐵吸收的因子。一般人不用特別吃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