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心肌梗塞掌握12小時急救時間

馬英九的父親馬鶴凌近日因急性心肌梗塞入院急救後病逝。國泰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逸忠提醒,心肌梗塞是冠心病中最嚴重的病症,若過去有心臟病史,例如馬鶴凌本人曾因心肌梗塞入院治療,天氣變化時更要小心。

冠狀動脈示意圖
冠狀動脈分佈在心臟表面,有左、右兩支,左冠狀動脈其後分為前降支和迴旋支,最普遍、常發生病變的是左前降支。心肌靠冠狀動脈供給養份需要,當血管輕度狹窄時,心肌的血液供應未受影響,病人無症狀。當血管更狹窄時,對心肌供血的能力減少,心肌發生缺血情況,就是冠心病。

心肌缺氧易壞死
冠心病一般來說,要血管狹窄到70%以上才會有症狀。不過即使狹窄80%,如果不增加耗氧量,例如運動、提重物、生氣等,仍有足夠的氧氣供應心臟肌肉所需,在休息狀態下,病人也不會有異狀。若血液被完全阻塞,就稱為心肌梗塞。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的範圍,取決於病變動脈的大小和多少,如果心肌長期供血不足,就會引起心肌萎縮、變性、纖維組織增生等,而最後導致心室肥大等病變。左圖中的黑影就是心肌已壞死的部份。

發作時
有過心臟病史的人應都有發作時胸痛、胸悶、非常不舒服的經驗,許多人誤以為心臟病患者發病時直接在舌下含一片硝化甘油就可,不過陳逸忠醫師提醒,有心臟病史的人發作時旁人更要注意急救步驟。

藥物勿吃太多
硝化甘油藥物簡稱NTG,是心臟病的救命藥,有暫時性的血管擴張、血壓下降作用。
心臟病發作是一個持續4到6小時的過程,可在症狀出現輕微時將硝化甘油藥物含在舌下,每5分鐘一片,當吃了1到2片無效時,應立刻送急診室。陳逸忠醫師甚至建議,應該先叫救護車,可在車上含藥,叫不到救護車時應想辦法到距離最近的醫院。硝化甘油吃太多可能會導致血壓過低,病人反而更易休克,所以硝化甘油不能吃太多。

判斷胸痛症狀
心肌梗塞前的胸痛有時並不明顯,有些人在幾個星期前會出現徵兆,有的人經過躺臥休息就會改善,但嚴重的心肌梗塞前胸痛會持續30分鐘以上,合併有冒冷汗、噁心想吐的現象。陳逸忠醫師強調,有些心肌梗塞病人除了胸痛之外,痛感會延伸到下巴、左手上臂,另像糖尿病患者,因神經病變胸痛、胸悶的情況較不明顯,自己或家人更要仔細觀察、定期檢查心臟。

叫救護車要說明
當患者病發時,家屬或親友要叫救護車時,一定要在電話中告訴救護人員,病人有心臟病史。如果是配備良好或訓練有素的急救人員,會視情況看看需不需要出載配有電擊器的救護車。不過台灣地區住家附近幾乎都有中型醫院,只要掌握12 小時內的黃金時間送醫,由醫護人員施予急救較適當。

要注意
心肌梗塞 危險因子
危險因子:
說明:菸中的尼古丁等化學物質,可能導致血管狹窄,有抽菸的人比不抽菸的人約早10年罹患心肌梗塞。

危險因子:糖尿病
說明: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會變得脆弱,血管內壁易剝落造成阻塞,是心肌梗塞中最嚴重、也是最多的族群。

危險因子:高血脂或高血壓
說明:高血脂會造成動脈阻塞;高血壓會使心臟負荷更大,所以有高血脂或高血壓的病人都應該先治療本身的疾病。

危險因子:有早發性心臟病家族史
說明:若家族中有男性在40歲以下;女性在50歲以下曾有心臟病發作的記錄,那麼自己就要提高警覺。

平日保健要檢查
少油、少鹽、少糖是日常保健的飲食原則,避免抽菸也是很好的預防發病方法。
若是有病史的人,除了飲食更要注意之外,定期幫心臟做健康檢查則很重要,另外遠離一切會造成病發的因素,包括天氣變冷時,應戴上帽子、手套、口罩、圍巾,少生氣、不要做太累的活動,運動以不喘為原則,就可達到保健的目的。

醫師說:荷爾蒙有保護作用
現在心肌梗塞的年齡層越來越低,曾經還有20幾歲以及更年輕就病發的例子。女性在年輕時,荷爾蒙分泌有保護血管的作用,但停經後10到20年,失去保護作用所以心血管疾病的嚴重度反而較高,所以女性停經後要特別留意自己的飲食和運動狀況,若有症狀應盡速找醫師。

原文來 源刊載於:蘋果日報 2005/11/05 楊琇雯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肚子痛 自我急救法

很多人都有肚子痛的經驗,但今天是除夕,醫院門診沒開,萬一遇上肚子痛到底該怎麼辦呢?我們請北醫附醫腸胃內科醫師羅鴻源列出腹痛的可能原因,可以對照一下看看自己需不需要就醫,或有什麼方法可解決喔! 肚子不舒服可概分為腹脹和腹痛,各有不同的成因和症狀表現。大部份腹脹的情況是因為消化不良或便秘,而腹痛的情況就比較複雜了,可能是腸胃炎、食物中毒或其他消化系統疾病。 腹脹 1.可能狀況: 消化不良 症狀: 吃太多年糕或油炸物等不易消化的東西,且同時有食慾不振等。 怎麼辦: 只要吃清淡一點、少碰油膩食物、少量多餐,並且有充足睡眠,就可減輕不舒服的症狀。這不是疾病,所以不用太緊張。過年吃的食物多是不易消化的糯米、脂肪高的肉類,容易造成消化不良,原本腸胃就較弱的人要少吃。 2.可能狀況: 便秘 症狀: 太久沒排便了,而且蔬菜吃得少。 怎麼辦: 要多吃蔬菜、多喝水,可幫助腸胃蠕動,增加刺激,排便就會順暢一些。過年大魚大肉吃多了,可能會忽略攝取蔬菜,少了纖維質,當然容易造成便秘。況且,飲食太油膩也會阻礙消化吸收,過年期間或過完年常出現很多便祕患者,已有便秘情況的人在這段期間要特別注意。 腹痛 1.可能狀況: 腸胃炎或食物中毒 症狀: 合併嘔吐或拉肚子,吃的東西不乾淨,被細菌汙染。 怎麼辦 : 這種痛是一陣一陣的絞痛,應採用漸進式飲食。就是開始時先喝一點米湯、用2倍水稀釋的運動飲料,等腸胃稍微舒服一點時再吃吐司或稀飯。吃的食物如果不乾淨,讓細菌在胃腸內滋生,可能就會引起發炎反應;另外,如果是一起吃飯的很多人同時出現上述狀況時,就要考慮食物中毒的可能性,並趕快到醫院掛急診。 2.可能狀況: 急性胰臟炎 症狀: 過年期間猛喝酒,或是有膽結石病史者同時吃了油脂含量高的食物。 怎麼辦 : 痛的位置是在後背部的中央,也就是胃的正後方,有時彎腰時會比較舒緩、平躺壓到時反而更痛。成因有2種,一種是膽囊裡的結石,掉到胰管口,堵塞了胰液分泌到十二指腸,胰液本來是消化食物的,回流後胰臟被「自體消化」破壞,侵蝕周圍脂肪和器官,造成急性胰臟炎。另一種是年節的時候因為應酬多,喝酒的機會也多,亦可能造成胰臟炎。應立刻到急診室就醫。 3.可能狀況: 潰瘍出血 症狀: 胸部下方到上腹部之間會有灼痛感或排黑便。 怎麼辦 : 要先禁食,最好趕緊送急診室。如果胃部本來就有些微發炎現象,但患者並未察覺,仍舊三餐飲食、生活不正常、大...

吃喉糖 1天勿超過6顆 感冒喉嚨痛 吃含藥口含錠

喉糖可舒緩平常過度使用喉嚨的不適,但若因感冒病毒所引起喉嚨不舒服,應選擇吃含藥口含錠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吳建隆建議,可依症狀選擇喉糖成分,如鎮咳的甘草或舒緩疼痛的薄荷等,但1天不要吃超過6顆為宜。 喉糖喉藥作用不同 李佳利藥師表示,過度使用聲帶時,可利用喉糖舒緩聲音沙啞症狀,而含藥口含錠則是作用於會厭,因為病菌通常會聚集在此。目前市售的潤喉、消除喉部不適的產品分為2大類,分別是喉糖及含藥口含錠。 若因為說太多話所引起的聲音沙啞或喉嚨疼痛不適時,可吃喉糖來舒緩;因感冒、咽喉炎或其他疾病導致喉嚨發炎時,可吃含藥口含錠 ,其製菌劑可抑制病菌在會厭孳生。 吃過量 喝飲料恐無味 不論一般喉糖或含藥口含錠,都會添加薄荷,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梁家光醫師表示,若吃過量喉糖,除因大量糖分易生痰,可能也會因薄荷過度刺激,影響舌頭味蕾,導致味覺短暫消失,喝飲料或吃東西可能吃不出味道,同時也會影響嗅覺,讓嗅覺變的遲鈍,建議1天不要吃超過5到6顆。 音啞吃喉糖 吃太多恐喉部緊繃 若單純因喉嚨使用過度而造成聲音沙啞,可吃喉糖來緩解不適。喉糖屬食品類,可自行購買,不須詢問醫師或藥師,通常也會添加薄荷來讓喉部暫時獲得舒緩,但喉糖效果短暫,吃太多反會造成喉部緊繃。 薄荷 主成分作用快 所有市售喉糖都含有薄荷,有些還添加甘草、陳皮、仙楂等。吳建隆醫師表示,若成分只有薄荷為主,作用快但消失速度也快;而含有多種成份的喉糖,作用較慢,但較持久。 鎮咳 選甘草成分 吳建隆醫師表示,甘草常被用來添加在喉糖內,具鎮咳作用,若喉部不適且有咳嗽,可選擇含有甘草的喉糖。但若只是舒緩喉部疼痛,可選擇只有薄荷成分的喉糖。 發炎吃喉藥 詢問藥師再用藥 喉嚨若有發炎,不應吃喉糖,應吃具抑菌作用的含藥口含錠。由於含藥口含錠是藥師指示用藥,可到藥局向藥師詢問後再購買。若因感染病菌而發炎,除喉嚨痛外,還會有其他類似感冒症狀,如喉部腫痛、咳嗽、流鼻涕等。 先閱讀用藥指示 李佳利藥師提醒,在吃含藥口含錠時,需先閱讀用藥指示,依照說明書上所指示劑量吃,因為含藥口含錠具有藥物成分,並不屬於日常保健食物,因此服用前最好先看清楚用藥指示。 含藥口含錠具抑菌作用 含藥口含錠內含有抑菌劑,如2,4-Dichlorobenzyl Alcohol、Amylmetacresol等,可殺死引起口腔及喉嚨感染的細菌,用於輕微的口腔及喉嚨感染,此外也含有薄...

長期服止痛藥 痛風男險中風

一名有痛風的四十歲男性,十五年來,每年都會急性痛風發作十多次,他痛風一發作就服用止痛藥,就醫之後才發現已罹患高血壓,收縮壓高達二百一十三毫米汞柱、舒張壓一百三十一毫米汞柱,差點爆血管中風。醫師提醒,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的止痛藥會使血壓升高,長期服藥者應注意。 養成量血壓習慣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林兆啟昨說, 長期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的止痛藥,會導致血壓升高、腎功能異常,即使沒有高血壓的人,服藥後血壓也會上升 ,提醒有頭痛、關節疼痛問題者,應先找出病因,減少止痛藥使用量,若這些患者開始服用高血壓藥物,更應減少止痛藥劑量且控制血壓。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褚柏顯建議,四十五歲以上男性、五十五歲以上女性,應養成量血壓習慣,若長期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的止痛藥,可在吃藥前後量血壓,瞭解血壓變化。 跨年夜注意保暖 林兆啟說,明晚就是跨年夜,很多人都會熬夜、狂歡、喝酒、大吃大喝,加上低溫寒冷,都會使血壓升高,誘發心血管疾病,提醒要跨年者應留意血壓變化,外出時要注意保暖。 高血壓注意事項 高血壓不一定有症狀,男性45歲以上、女性55歲以上,應定期量血壓 高血壓患者應維持理想體重、減少鈉鹽攝取、戒菸、勿過量飲酒 非類固醇抗發炎的止痛藥、含動情激素的口服避孕藥、綜合感冒藥,會使血壓上升,服藥時應詢問醫師,長期服藥者應檢查有無高血壓 跨年熬夜、狂歡、喝酒、低溫,會使血壓升高,心血管病患外出應保暖,飲酒勿過量 資料來源: 林兆啟醫師、褚柏顯醫師 原文來源刊載於: 蘋果日報 2009/12/30 高麗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