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荷葉山楂 去油脂 丹參桂枝 消水腫

肥胖的原因多半因體內排水不順暢而水腫、便秘造成腹部腫脹感,及飲食油膩或缺少運動而產生脂肪囤積,近來有8~9成因肥胖而到中醫就診的民眾,都為以上3 大原因。自行開業中醫師廖婉絨指出,現代人飲食不正常、運動少以及高油脂的飲食習慣,是導致消化不良、身材走樣的因素,就請廖婉絨醫師教喝可以擁有健康、苗條身材的茶飲。

廖婉絨醫師指出,肥胖、壯碩及水腫的體型,可藉由茶飲改善症狀,如荷葉、陳皮具有幫助軟化與分解脂肪功能,而丹參、乾薑則具有排水腫與促進血液循環等功效。再者,黨參與白茅根可幫助消化有助排便,而茶飲除了可以雕塑曲線之外,這些茶飲也具有安神效果,可穩定情緒。

去油脂
脂肪的堆積與飲食及生活作息相關,攝取太多油脂、重口味、常熬夜及不運動者,甚至不當的節食都會造成脂肪的囤積,而人體中最容易囤積脂肪的地方就是腹部,臀部及大腿處,以下介紹的荷葉山楂茶、玫瑰陳皮茶兩道茶飲,有助油脂的去除。

荷葉山楂茶
適用對象:食慾旺盛或常吃火鍋、烤肉等大餐者。
材料:荷葉3.5克、炒決明10.5克、山楂7克
沖泡法:先將藥材放入保溫壺中,用500c.c.熱水沖泡,5分鐘後將熱水倒掉,藉此清洗藥材,再倒入500c.c.熱水燜泡15分鐘即可,每天可回衝3次,當開水飲用。
功效:分解脂肪、降低食慾。
注意事項:孕婦與手腳冰冷者,不宜食用。

玫瑰陳皮茶
適用對象:飲食時間較不正常且較少運動者。
材料:柴胡7克、玫瑰3.5克、陳皮7克
沖泡法 :先將藥材放入保溫壺中,用500c.c.熱水沖泡,5分鐘後將熱水倒掉,藉此清洗藥材,再倒入500c.c.熱水燜泡15分鐘即可,每天可回衝3次,當開水飲用。
功效:可促進脂肪分解,排除腸管內積氣。
注意事項:疲倦乏力與少痰,或無痰但臉色潮紅者不宜服用。

助消化
吸菸者、愛吃肉類、辛辣厚味者及緊張或情緒抑鬱者,都會發生便秘,這是因大腸蠕動不順而影響排便。

黃耆黨參茶
適用對象:大便乾結且排便不順,而腹部會有脹滿感覺者。
材料:黃耆10.5克、黨參3.5克、白朮7克
沖泡法:藥材不易有雜質,不需用水清洗,只需將藥材放入鍋中,用500c.c.的水加鍋蓋大火煮沸,轉小火再煮30分鐘,放置5分鐘即可,每天可回衝3次,當開水飲用,最多可喝1500c.c.。
功效:助消化,降血壓,且能增強腎功能,和脾健胃。
注意事項:染上風寒感冒、月經期間或手術後傷口未痊癒者,均要避免使用。

白茅根冬瓜仔茶
適用對象:糞便未必呈現乾狀,但大便難排出。
材料:白茅根3.5克、玉米鬚1.8克、冬瓜籽3.5克
沖泡法:將藥放入鍋中,再倒入約600c.c.的熱水,燜約10~15分鐘,就可以飲用了,每天約可飲用500c.c.,因藥材較不會有雜質,可不用水清洗。
功效:促進腸胃蠕動,助排便。
注意事項:若染上流行性感冒尚未痊癒者,不適合使用。

消水腫
飲食太鹹、內分泌失調、作息不正常及壓力太大,都有可能產生水腫,導致體內水分代謝功能不良,而造成體重過重、軀幹肢體顯得臃腫,外觀上看起來胖胖壯壯的。

丹參桂枝茶
適用對象:四肢有靜脈曲張或瘀血。
材料:丹參3.5克、桂枝10.5克、赤小豆7克
沖泡法:將藥材放入保溫壺中,約用500c.c.熱水沖泡,待至5分鐘後,將熱水倒掉,藉此清洗藥材,再倒入約500c.c.熱水燜泡15分鐘即可飲用,每天可回衝3次,當開水飲用。
功效:調整血液循環,利水除濕,消腫解毒。
注意事項:喝丹參桂枝茶會利尿通便,所以孕婦及心臟病患者勿服。

乾薑白朮茶
適用對象:有水腫且四肢腫脹者。
材料:炙甘草3.5克、乾薑3.5克、白朮7克
沖泡法:因使用的藥材較不會有雜質出現,不需再用水清洗,只要將所有的藥材放入鍋中,再用600c.c.的水加鍋蓋大火煮沸後,轉小火再煮15分鐘關火,約放置5分鐘,讓茶飲的味道出來後即可飲用,每次約喝200c.c.,早、中、晚各喝1次,要喝時無需再加熱。
功效:排除四肢腫脹,也有排除水腫功能。
注意事項:血虛頭痛,且經常會拉肚子者不建議使用。

茶飲搭配運動最有效
可經由茶飲來調整體質進而抑制食慾並且同時提高代謝率,同時也可搭配運動與穴道按摩,更可達到曲線苗條。

原文來源刊載於:蘋果日報 2009/05/12 王文怡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肚子痛 自我急救法

很多人都有肚子痛的經驗,但今天是除夕,醫院門診沒開,萬一遇上肚子痛到底該怎麼辦呢?我們請北醫附醫腸胃內科醫師羅鴻源列出腹痛的可能原因,可以對照一下看看自己需不需要就醫,或有什麼方法可解決喔! 肚子不舒服可概分為腹脹和腹痛,各有不同的成因和症狀表現。大部份腹脹的情況是因為消化不良或便秘,而腹痛的情況就比較複雜了,可能是腸胃炎、食物中毒或其他消化系統疾病。 腹脹 1.可能狀況: 消化不良 症狀: 吃太多年糕或油炸物等不易消化的東西,且同時有食慾不振等。 怎麼辦: 只要吃清淡一點、少碰油膩食物、少量多餐,並且有充足睡眠,就可減輕不舒服的症狀。這不是疾病,所以不用太緊張。過年吃的食物多是不易消化的糯米、脂肪高的肉類,容易造成消化不良,原本腸胃就較弱的人要少吃。 2.可能狀況: 便秘 症狀: 太久沒排便了,而且蔬菜吃得少。 怎麼辦: 要多吃蔬菜、多喝水,可幫助腸胃蠕動,增加刺激,排便就會順暢一些。過年大魚大肉吃多了,可能會忽略攝取蔬菜,少了纖維質,當然容易造成便秘。況且,飲食太油膩也會阻礙消化吸收,過年期間或過完年常出現很多便祕患者,已有便秘情況的人在這段期間要特別注意。 腹痛 1.可能狀況: 腸胃炎或食物中毒 症狀: 合併嘔吐或拉肚子,吃的東西不乾淨,被細菌汙染。 怎麼辦 : 這種痛是一陣一陣的絞痛,應採用漸進式飲食。就是開始時先喝一點米湯、用2倍水稀釋的運動飲料,等腸胃稍微舒服一點時再吃吐司或稀飯。吃的食物如果不乾淨,讓細菌在胃腸內滋生,可能就會引起發炎反應;另外,如果是一起吃飯的很多人同時出現上述狀況時,就要考慮食物中毒的可能性,並趕快到醫院掛急診。 2.可能狀況: 急性胰臟炎 症狀: 過年期間猛喝酒,或是有膽結石病史者同時吃了油脂含量高的食物。 怎麼辦 : 痛的位置是在後背部的中央,也就是胃的正後方,有時彎腰時會比較舒緩、平躺壓到時反而更痛。成因有2種,一種是膽囊裡的結石,掉到胰管口,堵塞了胰液分泌到十二指腸,胰液本來是消化食物的,回流後胰臟被「自體消化」破壞,侵蝕周圍脂肪和器官,造成急性胰臟炎。另一種是年節的時候因為應酬多,喝酒的機會也多,亦可能造成胰臟炎。應立刻到急診室就醫。 3.可能狀況: 潰瘍出血 症狀: 胸部下方到上腹部之間會有灼痛感或排黑便。 怎麼辦 : 要先禁食,最好趕緊送急診室。如果胃部本來就有些微發炎現象,但患者並未察覺,仍舊三餐飲食、生活不正常、大...

吃喉糖 1天勿超過6顆 感冒喉嚨痛 吃含藥口含錠

喉糖可舒緩平常過度使用喉嚨的不適,但若因感冒病毒所引起喉嚨不舒服,應選擇吃含藥口含錠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吳建隆建議,可依症狀選擇喉糖成分,如鎮咳的甘草或舒緩疼痛的薄荷等,但1天不要吃超過6顆為宜。 喉糖喉藥作用不同 李佳利藥師表示,過度使用聲帶時,可利用喉糖舒緩聲音沙啞症狀,而含藥口含錠則是作用於會厭,因為病菌通常會聚集在此。目前市售的潤喉、消除喉部不適的產品分為2大類,分別是喉糖及含藥口含錠。 若因為說太多話所引起的聲音沙啞或喉嚨疼痛不適時,可吃喉糖來舒緩;因感冒、咽喉炎或其他疾病導致喉嚨發炎時,可吃含藥口含錠 ,其製菌劑可抑制病菌在會厭孳生。 吃過量 喝飲料恐無味 不論一般喉糖或含藥口含錠,都會添加薄荷,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梁家光醫師表示,若吃過量喉糖,除因大量糖分易生痰,可能也會因薄荷過度刺激,影響舌頭味蕾,導致味覺短暫消失,喝飲料或吃東西可能吃不出味道,同時也會影響嗅覺,讓嗅覺變的遲鈍,建議1天不要吃超過5到6顆。 音啞吃喉糖 吃太多恐喉部緊繃 若單純因喉嚨使用過度而造成聲音沙啞,可吃喉糖來緩解不適。喉糖屬食品類,可自行購買,不須詢問醫師或藥師,通常也會添加薄荷來讓喉部暫時獲得舒緩,但喉糖效果短暫,吃太多反會造成喉部緊繃。 薄荷 主成分作用快 所有市售喉糖都含有薄荷,有些還添加甘草、陳皮、仙楂等。吳建隆醫師表示,若成分只有薄荷為主,作用快但消失速度也快;而含有多種成份的喉糖,作用較慢,但較持久。 鎮咳 選甘草成分 吳建隆醫師表示,甘草常被用來添加在喉糖內,具鎮咳作用,若喉部不適且有咳嗽,可選擇含有甘草的喉糖。但若只是舒緩喉部疼痛,可選擇只有薄荷成分的喉糖。 發炎吃喉藥 詢問藥師再用藥 喉嚨若有發炎,不應吃喉糖,應吃具抑菌作用的含藥口含錠。由於含藥口含錠是藥師指示用藥,可到藥局向藥師詢問後再購買。若因感染病菌而發炎,除喉嚨痛外,還會有其他類似感冒症狀,如喉部腫痛、咳嗽、流鼻涕等。 先閱讀用藥指示 李佳利藥師提醒,在吃含藥口含錠時,需先閱讀用藥指示,依照說明書上所指示劑量吃,因為含藥口含錠具有藥物成分,並不屬於日常保健食物,因此服用前最好先看清楚用藥指示。 含藥口含錠具抑菌作用 含藥口含錠內含有抑菌劑,如2,4-Dichlorobenzyl Alcohol、Amylmetacresol等,可殺死引起口腔及喉嚨感染的細菌,用於輕微的口腔及喉嚨感染,此外也含有薄...

長期服止痛藥 痛風男險中風

一名有痛風的四十歲男性,十五年來,每年都會急性痛風發作十多次,他痛風一發作就服用止痛藥,就醫之後才發現已罹患高血壓,收縮壓高達二百一十三毫米汞柱、舒張壓一百三十一毫米汞柱,差點爆血管中風。醫師提醒,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的止痛藥會使血壓升高,長期服藥者應注意。 養成量血壓習慣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林兆啟昨說, 長期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的止痛藥,會導致血壓升高、腎功能異常,即使沒有高血壓的人,服藥後血壓也會上升 ,提醒有頭痛、關節疼痛問題者,應先找出病因,減少止痛藥使用量,若這些患者開始服用高血壓藥物,更應減少止痛藥劑量且控制血壓。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褚柏顯建議,四十五歲以上男性、五十五歲以上女性,應養成量血壓習慣,若長期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的止痛藥,可在吃藥前後量血壓,瞭解血壓變化。 跨年夜注意保暖 林兆啟說,明晚就是跨年夜,很多人都會熬夜、狂歡、喝酒、大吃大喝,加上低溫寒冷,都會使血壓升高,誘發心血管疾病,提醒要跨年者應留意血壓變化,外出時要注意保暖。 高血壓注意事項 高血壓不一定有症狀,男性45歲以上、女性55歲以上,應定期量血壓 高血壓患者應維持理想體重、減少鈉鹽攝取、戒菸、勿過量飲酒 非類固醇抗發炎的止痛藥、含動情激素的口服避孕藥、綜合感冒藥,會使血壓上升,服藥時應詢問醫師,長期服藥者應檢查有無高血壓 跨年熬夜、狂歡、喝酒、低溫,會使血壓升高,心血管病患外出應保暖,飲酒勿過量 資料來源: 林兆啟醫師、褚柏顯醫師 原文來源刊載於: 蘋果日報 2009/12/30 高麗玲